能做“隐身衣”的超材料产能建设提速,产业迈向成熟了吗
作者:郑栩彤
对于已在产业化的超材料公司而言,目前技术成熟度、产能仍是拓展应用的限制所在。
超材料应用近期有拓宽的迹象,伴随着一些产能建设的加快进行。
12月4日,光启技术(002625.SZ)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与调整募投项目、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等相关的议案,调减募投项目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设募投项目株洲905基地1期、天津906基地1期,这两个新设募投项目分别拟投入11亿元募集资金,并签订了募集资金监管协议。
其中,株洲905基地主要建设内容是超材料研发、生产及检测中心;在天津,光启技术则计划设施906生产基地、设立超材料人才培育中心等。905基地计划2025年10月投产,906基地也计划明年投产。
光启技术的业务以超材料航空结构和海洋结构产品为主,该公司今年11月还发布了超材料无人机,宣布进入低空经济领域。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对记者透露,超材料无人机计划正是依托正在建设的905基地产能,明年开始小批量交付。
在业内,超材料产能建设不是孤例。国内另一家超材料相关的上市公司华秦科技(688281.SH)也在建设产能。在近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华秦科技管理层透露,公司募投项目包括“特种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和“特种功能材料研发中心项目”(一期项目),一期项目结构隐身材料生产车间正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二期项目今年开始进行土地招拍挂程序。
与光启技术相似,华秦科技的产品也以面向军工为主,产品上更多是隐身涂层、结构隐身材料等。
此外,国内布局超材料的上市公司还包括天和防务(300397.SZ)、新劲刚(300629.SZ)等。
目前已在加快产业化的超材料业态与前些年已有明显不同。作为一种具备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超材料一大用途是能在红外线、电磁波等探测手段下“隐身”。
10多年前,超材料已经“火”了一把,2009年,刘若鹏团队关于用超材料技术研制“隐形衣”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引起广泛关注,2010年超材料又被《科学》列为21世纪前10年自然科学领域的10项重大突破之一。彼时一些展会上,“隐身衣”总能成为焦点,但在一些民用领域,这种能隐身的超材料迟迟未获得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研发推进以及在军工领域找到应用,近两三年才加快产业化落地。
除了将隐身特性搭载在飞机等产品上,超材料还能在天线、汽车等领域发挥自然材料缺少的其他特性。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刘若鹏谈到飞机等既有产品之外超材料的应用可能性。例如,公司与厂商联合研制超材料手机壳,超材料在手机上能在射频传感等方面发挥作用。此外,公司也与中汽中心天津汽车检验中心成立了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
不过,记者了解到,对于已在产业化的超材料公司而言,目前技术成熟度、产能仍是拓展应用的限制所在。刘若鹏告诉记者,联合研制超材料手机壳的案子预计过几年才能真正应用,超材料在手机应用方面,公司还没有太多空余产能去做这些事。即便是已经发布的无人机产品,他预计5年内在公司中的占比也不大,一个影响因素是当前公司还有三个基地在修建,试飞资源紧张,无人机在交付上存在压力。
“我们原来比较激进地进入过很多不同领域,但有时效果不是很好,这次比较谨慎。现在新的能力要建设,产品也需要大规模上量。超材料本身有很强辐射性,(但)我们还是先把核心产品做出来,把其他应用缓一缓。”刘若鹏称,在一些产品前期研制时发现存在技术难度,需要做很多工作,业务现在要收拢一下。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超材料厂商仍在研发或验证阶段,超材料整体还处于迈向产业化的较早期阶段。
天和防务的业务与超材料天线相关,该公司与其他单位联合成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正在从事微波天线超材料的预研课题。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拨打天和防务证券事务部电话,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产品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未量产,没有市场化行为,可能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
新劲刚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则能用作飞机等产品的隐身材料,近期公司表示其电磁波吸收材料实现了小批量量产。新劲刚证券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小批量供货就是一些客户需要公司参与研发,形成了小批量供货,下游的装备还没有定型,也就没有批量生产,电磁波吸收材料在公司收入上还是很小的一块。【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