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也应答好“寒假作业”(教育时评)
寒假伊始,朋友和他的孩子制订了一个共同成长计划:21天养成好习惯。客厅里,张贴着一张表格,上面写着三项内容:每天早起跑步半小时、每天晚上自主阅读一小时、每周末出去玩一次。父子相约,每打卡一次就贴一朵小红花。
在一朵朵小红花的陪伴和督促下,孩子的假期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朋友也体会到陪伴的意义,重新审视了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角色。从中,还能窥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生活本身就是最丰富生动的教育素材。
寒假作为一年中相对较长的假期,不仅是孩子放松身心的窗口,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契机。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不仅关乎孩子的认知水平、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良好习惯的养成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如果说,孩子有属于自己的寒假作业,那么,学会高质量地陪伴,与孩子共同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积蓄未来成长的力量,是属于家长的“寒假作业”。
陪伴,首先不只是形式上的“陪着”。现实中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兴致勃勃地玩耍、游戏,家长虽然坐在旁边,眼睛却紧盯屏幕,或忙于工作,或自顾自刷手机,对孩子的需求只作敷衍回应。这种人在心不在的陪伴,缺乏情感交流和有效互动,难以构建起亲子间的情感连接。家长不妨从放下电子设备做起,或专注地倾听一次孩子分享的趣事,或与孩子面对面体会游戏中的“攻坚克难”和“探索创新”,这样的时刻或许平凡,但一定能成为孩子心中的温暖记忆和品德教育、挫折教育的支点。
陪伴,也不只是“陪着学习”。在一些地方举办的家庭教育咨询会上,有家长从“咨询寒假怎么过”变成了“打听寒假报什么班”。部分家长把陪伴的精力和重点集中在学习上,希望孩子利用寒假实现“弯道超车”,甚至把假期变成“第三学期”。应看到,教育是一场长跑,“跑得快”不等于“跑得稳”“跑得远”,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或许会带来更持久的韧劲与更稳健的心态。相较于单纯刷题,和孩子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接触社会、亲近自然,在大千世界这本生动的教材中探索发现、创新创造,才是假期里更有意义的陪伴。
陪伴,更不是“陪做一切”。假期是放手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在自理、自控中提升自律与自信的重要契机。但部分家长在实践中本末倒置,将原本属于孩子的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从穿衣吃饭、洗漱喝水到学习计划、兴趣课程,一手包揽、全权负责。却不知,家长过度的陪伴,实际是对孩子的控制与干预,剥夺了他们选择的权利、思考的能力、实践的机会。高质量的陪伴应是建立在尊重和理解之上的。学会放手、适度陪伴,给孩子更多“留白”,才能帮助孩子在多元尝试中激发自我潜能、实现自我成长。
曾经读过一句话,“陪伴,是教育最真诚的样子”。对广大家长而言,没办法人人成为教育专家,但在用心陪伴中,关照孩子每一个点滴进步,感知孩子每一次欣喜与失落,发掘孩子每一项热爱与创造,就会在家中建立一个互相理解、用心沟通的环境,为孩子带来更多健康成长的可能。
用心陪伴、静待花开。希望这个寒假,广大家长也能完成好属于自己的“寒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