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残疾人证被“寻租”,怎样严厉打击“假就业”?

一些企业用“租用”残疾人证的“歪招”逃避税费

本报记者 李国

阅读提示

近年来,一些企业采取“租用”残疾人证的形式规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导致残疾人“假就业”现象愈演愈烈。这一违法行为挤压了残疾人真实的就业机会和空间,应予以严厉打击,同时还应采取措施提升企业招聘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来自重庆市巫溪县的郑某因为交通事故失去了右手。伤愈后,他打过几份工,但都不长久。后经朋友介绍,将残疾人证挂靠在一家企业,每个月领取600元生活费。

记者采访发现,像郑某这样挂靠残疾人证的情况并非个例。挂靠、“租用”残疾人证,看似不用上班就能领钱、缴社保,实则是企业偷逃税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残疾人真实的就业机会和空间。专家建议,应予以严厉打击,切实提升企业招聘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偷逃税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我这里有份营生,不干活,有工资,又给上社保,干不干?”几个月前,郑某接到了一位残疾人朋友的电话。

40岁的他长期以来在用工市场备受歧视,只能找“库管员”等不需要技术的岗位。经朋友介绍,他与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对方要了他的残疾人证,每月发600元工资。“但是,我一天班没上过,公司在哪里都不知道。”郑某直言。

前不久,56岁的戴某将记者拉进了一个“残疾人就业互助群”,群里除了残疾人,还有一些人自称是用人单位负责人,他们不时发布残疾人证“租用”需求。记者了解到,这些企业之所以主动寻找残疾人证,主要是为了借机减免税费和用工成本。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每安置一名残疾人就业,每月可享受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增值税退税;单位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当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

采访中,一些企业负责人说,对于用人较多的制造业工厂而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一些企业在聘用残疾人时顾虑重重

“近年来,一些企业采取‘租用’残疾人证的形式规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导致残疾人‘假就业’现象愈演愈烈。”全国政协委员鲁晓明曾表示。

国家推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意在激励用人单位积极为残疾人拓展就业岗位,促进残疾人就业。但在制度施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录用残疾员工的积极性不高。

重庆市一家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缺少无障碍办公设施、不熟悉残障人士的日常习惯、担心管理不便和发生工伤,一些企业在聘用残疾人时顾虑重重,想办法通过挂靠来完成“任务”。

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建表示,“租用”残疾人证,对于残疾人而言,不仅要收回违法收入,还可能面临罚款;对于企业来说,构成逃税罪的,或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和金额大小接受刑罚。

解决虚假挂靠,“堵”固然重要,关键在“疏”,要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招收残疾人的好处。

“我现在主要做纳鞋底,按件计费。动作快些,有时候一个月能挣1万元。”腿部残疾的重庆市民秦世明说。

谈起招录原因,重庆何航鞋业公司董事长何财明说:“一开始没有招录残疾人的想法,但经过税务部门的走访宣传,公司觉得录用残疾人不仅能帮助他们自食其力,还能享受税收优惠,觉得可行。”何财明透露,2023年初,公司安置2名残疾人,目前享受残疾员工工资加计扣除12万元。

“技能不足是制约残疾人就业的最大瓶颈,为残疾人匹配合适岗位也是一大‘堵’点。”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坦言,重庆为残疾人定制直播带货、手机贴膜、特色小吃等好上手、易就业的培训内容,仅在大渡口区,手机贴膜一项就帮助266名残疾人就业。

保障残疾人就业需多方协同发力

“针对‘租用’残疾人证行为,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等,另一方面要消除对残疾人的就业歧视,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帮助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在李建看来,企业招收残疾人,一方面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重庆通过实施“百千万惠残助残行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重庆税务部门聚焦辖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上门走访、政策找人等方式,主动向其宣传税费优惠政策,持续拓宽残疾群体就业路。

“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越多,享受的税收优惠就越多。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企业职工总数的1.5%,就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如果达到25%,还有更多税收减免优惠。”重庆市铜梁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强辉说,这就给缴纳残保金的企业留下了享受更多优惠的空间。

“原本对安置残疾人还有顾虑,但国家的支持政策都兑现到位,我们就没有顾虑了。”重庆睿拓汽车流体管路系统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谭垚说,在税务部门牵线下,公司累计安置残疾人71人,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不仅不再缴纳残保金,仅2023年就享受相关税收优惠400余万元。

重庆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占伟告诉记者,将鼓励引导企业根据岗位结构和用工需求,增设适残岗位定向招聘残疾人就业,市残联也将根据企业招聘岗位情况和各类残疾人特点,向企业推荐适合的残疾人劳动者。同时,加强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资金真正用于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质量和数量。对确实履行职责的企业,应当及时返还或者减少保障金,形成积极的反馈周期。【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