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警推出“车位串联”新型掉头模式

路口作为道路交通系统中的节点,在道路相交的重叠空间内承担着多方向、多转向密集的交通需求,是实施交通管控、规范通行秩序、提高通行效率的重要着力点。全市交通堵点治理工作启动以来,成都交警抓住路口这个重中之重,利用数据研判支撑和路口改造设计,精细优化路口交通组织,深度挖掘路口集约通行潜力,在“车道并联”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推出“车位串联”新型掉头交通组织模式,提高路口管理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武侯大道(三环路至武兴二路)南侧区域,居民住宅密集,武侯万达、北二外中学及小学等多样功能业态集中,交通吸附力极大。武侯大道与聚福路交叉路口为武侯三环路外侧第一个信号灯路口,经武侯大道出城的车流,左转和掉头需求较大,传统的掉头模式,车辆都在绿化带端头掉头,左转和掉头相互干扰现象突出,引发车辆抢行。

为解决这一“掉头难、掉头慢”的通行瓶颈,成都交警充分总结青羊区日月大道与成飞大道交叉路口、高新区剑南大道与天府一街交叉路口已经实施的“多车道并联掉头”成功经验基础上,在武侯大道与聚福路交叉路口试点启用“多车位串联掉头”交通组织模式。

试点过程中,成都交警持续关注运行效果,经过不断完善相关设施,增强提示信息,于11月11日,在武侯大道与聚福路交叉路口正式实施“多车位串联掉头”交通组织。“多车位串联掉头”模式,即车辆在掉头时,遵循路口交通标志和标线指引,依次进入指定编号的掉头车位等待信号。当掉头信号灯亮绿,位于掉头车位的车辆可同步掉头。当前方掉头车位上的车辆掉头后,后方车辆需行驶至首个空闲车位再进行掉头。这一措施在武侯大道与聚福路交叉路口的应用,通过精细化的掉头区域划分、信号控制与配时优化,有效减少了车辆通过路口的时间,缓解了因掉头车辆排队过长、速度缓慢造成的拥堵,同时改善了掉头和直行车辆的通行秩序。

下一步,成都交警将持续关注“多车位串联掉头”“多车道并联掉头”组织模式的运行成效,评估新型车道的路口通行能力,并不断调整优化。同时,将在具备条件的路口推广这一治堵新方法。请广大驾驶员注意观察路口LED屏提示信息,遵循交通标志标线指示,安全、迅速地完成路口掉头,共同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助力城市交通的畅通。